今天
李佳琪、贾乃亮、董宇辉、
疯狂小杨辛巴
等待17位主播被点名
该消息一时成为热搜话题。
引发热议。
3月14日,消费网、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新商业经济研究院、中新经纬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了《直播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2023年)》 )”(以下简称“报告”)。
李佳琦、贾乃亮、董宇辉等
17名主播被命名
《报告》指出,对17位主播直播期间的消费者维权舆情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涉及李佳琪的维权舆情最多,占比41.00%。 其中,李佳琪的产品质量问题较为突出,疯狂的杨哥和辛巴的不文明发货问题更加突出,贾乃亮和辛巴的发货问题更加突出。
2023年,李佳琦因带货激怒网友,成为微博热议话题,引发广泛热议。
9月10日的直播中,李佳琦介绍79元一支的花西子眉笔时,看到有网友留言称越来越贵了。 他问道:“哪里更贵?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格,你不想要吗?” 你睁着眼睛胡说八道,国产品牌很难……为什么这么贵?”随后,李佳琪说道:“有时候我会找自己的原因,这么多年了,我的工资有没有涨?我是否努力过?”
10月30日,疯狂小杨的“红绿灯黄”在直播间推销美妆品牌时,女主播头发蓬乱,表情狰狞。 她叉开双腿蹲在桌子上,姿势十分不雅,还摆出马的造型,以及“拿出卫生巾”、“上厕所刷牙”等粗俗言论,也引起了网友的不适。网友们。
对2023年直播消费维权舆情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后可以发现,报告研究的17位主播直播消费维权舆情数据中,李佳琦的维权公众号意见最多,占41.00%; 其次是疯狂杨小哥,占比31.30%; 香菇排名第三; 贾乃亮和辛巴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五。
来源:北京日报APP
可以看到,李佳琪和疯狂小杨两位主播在直播过程中维权舆论占比超过70%。 这与舆情事件相符,但也说明了头部主播的维权舆情与其销量、个人影响力基本一致。 头部主播因其流量更容易引起维权舆论,需要特别关注,避免造成不良影响。
来源:北京日报APP
具体来说,疯狂小杨和贾乃亮的虚假宣传舆情相对更加突出,李佳琪的产品质量更加突出,李佳琪和香菇的价格误导舆论更加突出,疯狂小杨和辛巴的不文明行为更加突出。 舆论对香菇、贾乃亮、辛巴的发货问题较为突出,疯狂小杨的退换货问题也较为突出。
来源:北京日报APP
与2022年相比,李佳琪、疯狂小杨等主播的产品质量和不文明送货问题的舆情比例有所上升,而对其虚假宣传问题的舆情则有所下降。 四位新晋主播中有两位进入维权舆论前五名中,问题也较为突出。
为什么直播会出现这么多问题?
《报告》指出,2023年直播消费维权舆情主要体现虚假宣传、产品质量、价格误导、配送不文明、配送问题、退换货、销售违禁品、诱导消费者等8个问题。场外交易。 。 虚假宣传已成为直播中的首要问题。
来源:北京日报APP
为什么直播会出现这么多问题? 《报告》称,直播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消费模式,具有模式新、主体多、流量大、频率高、法律关系复杂等特点。 一些投机者和不法分子对监管抱有侥幸心理,不惜这么做。 通过损害消费者权益来谋取经济利益。
首先,部分平台监管不力,短视频平台与传统电商平台侧重点不同。 其次,一些主播过度追求利益,缺乏专业精神。 尤其是顶级主播,对舆论的影响力更大。 比如,一些头部主播为了追求高点击率和利润,在直播过程中无视伦理道德,做出一些不良行为。 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了直播平台的混乱,也给其他中小主播树立了不好的榜样,让整个直播行业的风气更加恶劣。
从中小主播角度来看,由于竞争激烈,一些中小主播为了吸引粉丝、增加曝光度,往往会采取制造话题、炒作八卦、挑起争议等极端手段。 此外,直播业务日新月异,一些主播和平台总是试图利用法律漏洞来寻求新的商机。 由于直播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监管政策、法律法规可能没有及时跟上,导致一些违规行为的存在和滋生。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法分子和非法主播得以逍遥法外,严重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形象和公信力。
针对网络直播营销存在的突出问题,《报告》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引导督促行业经营者合规经营。 一方面,要做到包容审慎的监管,建立健全相应的纠错宽容机制,为平台和主播积极健康发展留出一定的空间。 另一方面,要严格遵守法律底线,确保其在规定范围内发展。
此外,消费者需要对直播中宣传的产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不应轻信主播的促销和推荐。
来源丨中新经纬、北京日报、九派新闻
编辑丨钱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