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直播间买过东西吗?
感觉靠谱吗?
3月14日,直播带货报道
消费者权益保护舆情报告发布
涉及17位主播
具体出现了什么问题?
一起来看看吧
3月14日,消费网、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新商业经济研究院、中新经纬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了《直播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2023年)》 )”(以下简称“报告”)。
李佳琦等17位主播被点名
报告研究的17位主播的消费维权舆情数据中,涉及李佳琪的维权舆情最多,占比41.00%; 其次是疯狂小杨,占比31.30%; 香菇即将上市,排名第三; 贾乃亮、辛巴、董宇辉分别排名第四、第五、第六。
来源:北京日报APP
2023年,李佳琦因带货激怒网友,成为微博热议话题,引发广泛热议。
9月10日的直播中,李佳琦在介绍79元一支的花西子眉笔时,看到有网友留言称越来越贵了。 他问道:“哪里更贵?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格,你不想要吗?” 你睁着眼睛胡说八道,国产品牌很难……哪里贵了?”随后,李佳琪说道:“有时候我会找自己的原因,这么多年了,我的工资有没有涨?” ,还有我是否努力过?”
10月30日,疯狂小杨的“红绿灯黄”在直播间推销美妆品牌时,女主播头发蓬乱,表情狰狞。 她叉开双腿蹲在桌子上,姿势十分不雅,还摆出了“马”的造型,以及“拿出卫生巾”“上厕所刷牙”等粗俗言论也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引起网友的不适。
可以看到,李佳琪和疯狂小杨两位主播在直播带货、消费过程中的维权舆情占比超过70%。 这与舆情事件一致,但也说明了头部主播的维权舆情和带货销量。 个人影响力基本一致。 头部主播因其流量更容易引起维权舆论,因此需要特别关注,避免造成不良影响。
具体来看,“疯狂小杨”、“贾乃亮”虚假宣传相对较为突出,“李佳琪”产品质量舆论较为突出,“李佳琪”、“香菇”价格误导较为突出,以及“发货不文明”问题。疯狂小杨和辛巴的表现更为突出。 舆论影响较为突出。
来源:北京日报APP
与2022年相比,李佳琪、疯狂小杨等主播的产品质量和不文明送货舆情比例有所上升,而虚假宣传舆情则有所下降。 新增的四位主播中有两位进入了维权舆论的前五名,问题也比较突出。
直播带货问题突出
3月1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全国12315平台、电话、传真、窗口等渠道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3534.3万件,全年——同比增长20.2%。 全国12315平台共受理网络购物投诉举报1261.1万件,占投诉举报总数的56.1%。 以直播电商为主的新兴电商投诉举报增速明显高于传统电商平台。
3月13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调查报告,涉及14家网购平台100个直播间。 这100个直播间中有83个涉及“无糖、无蔗糖、无添加糖、无添加蔗糖”等相关产品。 从测试结果来看,近一半的直播间名不副实,有的声称不实。 糖产品实际上含有非常大量的糖。
此外,3月14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了《珍珠首饰直播活动调查报告》。 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珍珠命名不规范、品质分级不明确、直径标注混乱或虚假、小直播间疑似“三无”珍珠产品概率较高等。 其中,“雪儿珍珠”直播间、“福莫里珠宝旗舰店”直播间、“珠宝源工厂”直播间、“嘉嘉珍珠精选”直播间、“御姐珍珠珠宝”直播间直播间被命名。
为什么直播会出现这么多问题?
《报告》指出,2023年,直播带货产品消费者维权舆情主要体现虚假宣传、产品质量、价格误导等八个问题。 虚假宣传已成为直播产品的首要问题。
来源:北京日报APP
为什么直播会出现这么多问题? 《报告》称,直播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消费模式,具有模式新、主体多、流量大、频率高、法律关系复杂等特点。 一些投机分子和不法分子对监管抱有侥幸心理,不惜这么做。 通过损害消费者权益来谋取经济利益。
《报告》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引导督促行业经营者合规经营。 一方面,要做到包容审慎的监管,建立健全相应的纠错宽容机制,为平台和主播积极健康发展留出一定的空间。 另一方面,要严格遵守法律底线,确保其在规定范围内发展。
激发消费活力,天天3.15
来源:深圳新闻网、证券时报、北京日报、新京报、新甘肃日报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