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计的职业类型有2670种,活跃在快手的主播职业类型可能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任何一个专业主播,在做了一段时间的直播之后,可能都会惊讶于平台给自己以及行业带来的变化。
比如,房产主播纪晓宇的交易额现在相当于沉阳一个区的房产中介机构的交易额; 比如,玉米行情分析主播贾占峰带领60万农民研究玉米收购价格,改变了过去“小农经济”的宽松和幽静; 比如,花样滑冰主播陈宏毅没有获得冬奥会资格,却在快手直播间获得了另一种可能改变人生方向的关注度; 比如虚拟数字人主播,让直播无限贴近年轻人。
顺着直播的潮流,他们走向了更大的世界。 这是他们的故事。
纪晓雨:三年前,一名全职妈妈,
现在我们每年卖200套房子
当季小雨看到要买房的新客户王斌走进办公室时,季小雨下意识地伸出了右手,想要和他握手以示礼貌。
“呸!” 王斌把她的手打开。
“你说我们在直播间这么熟悉,为什么要牵手?我们和自己家人没有什么不同,我每天都看你的直播间,见你的次数比见我妈妈的次数还多。” 王斌说道:“这话让姬小雨笑了。”
季小雨在快手生态开放大会上。此图/受访者提供
纪晓宇在沉阳从事房地产销售工作已经三年了。 白天,她带客户看房、办理合同签订。 晚上回到家,她架上支架,打开手机。 她是快手平台的房地产主播。
尽管她进入这个行业的时间很短。 2020年,入行仅半年,她就通过快手卖出了80套新房; 2021年,150台; 到 2022 年,将达到 250 台。 业绩远远超过很多经营多年的线下房产中介。
但一开始,季小雨本人并不看好直播卖房。 买房是人生的一件大事。 谁会相信一个从未见过面的主播呢?
2020年初入行,当了七年全职妈妈后,儿子上小学后,她决定重返工作岗位,找到了一份房产中介的工作。 这六个月里,她在路边发传单,在地铁口做促销,但效果一直不好。 一位房地产主播朋友劝她开直播,但她犹豫了一下,最终决定“试一试”。 “如果房产直播不能开单、不能赚钱,那我就只能彻底离开房产销售业务了。”
第一次快手直播,姬小雨决定“不露脸”直播,因为害怕被亲友看到,或者说错话被嘲笑。 她拿着手机支架,一边走在沈阳沉北路上的几处新房源一边播放视频。 全程观看直播的人不到五个人,但她还是紧张得手心出汗。
首秀表现不佳,激发了季小雨的好胜心。 每次直播前,她都会花更多精力准备内容大纲。 一次熟悉,两次熟悉,姬小雨出现在随后的直播中,网友们开始与她互动、聊天。
让季小鱼没想到的是,开播才十几天,她就在快手上有了第一笔交易。 这一次,她不再犹豫,而是磨刀霍霍,准备沿着房地产主播的道路走下去。
对于地产主播来说,强大的业务能力是基本门槛。 毕竟在直播间里,粉丝可能会问任何房产的问题。 目前沉阳有270多处待售房产。 记下这些楼盘的所有户型、面积、价格后,季小雨在直播间留住粉丝的“秘诀”有两个。
首先,她会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提醒粉丝买房时要避免的陷阱; 第二,她不仅会告诉你在哪里买房,还会讲到在某个地方买房会对你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 总之,先做好服务,再谈业务。
她的快手直播间“房地产繁荣”就这样逐渐积累了人气,每期都有五六百人观看。 伴随着粉丝数量的增加,还有“老兵”对她的信任。 而信任可以说是地产主播最重要的“资产”。
季晓宇认为,这就是房产主播在“访问量”和“看房到购房的转化率”上高于传统房产中介的原因。 当购房者遇到中介时,彼此之间没有信任的基础。 经过几轮沟通后,很容易将中介机构列入黑名单。
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在房地产主播身上。 “他们可能看了你几天的直播,了解你的做事风格和业务能力。信任是在直播间完成的。当他们线下见面时,一见如故,就像是老朋友一样,而且完成交易会更容易。”
直播间的粉丝对她的信任度有多少? 今年,一位来自黑龙江讷河的客户通过快手联系她,想在沈阳投资一套房子。 但由于疫情难以克服,她让她“觉得哪个房子更划算就买哪个”。
这样的故事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姬小雨也变得更加自信了。 她认为自己不是“房产经纪人”,而是“房产经纪人”,就像明星的经纪人一样。 这体现在她在为客户处理各种房产事务时拥有话语权。 她甚至会指导她的客户,“你必须听我70%到80%的意见,否则来找我就没有意义。”
业务规模逐渐壮大。 纪小语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从一个没钱赚的全职妈妈,变成了“财富自由”的地产主播。 她坚信,像她在快手平台上的人生转变是可以复制的,只要努力。 她计划成立一家MCN公司,培养更多房地产主播。
2019年以来,快手理想家不断探索“地产主播带动新房成交”的地产经纪新模式,并扶持相关垂直主播。 季小雨成为快手《理想家园》签约主播。 快手的支持让她的视频内容能够被沉阳想买房的人更准确地看到,所以她没有客户来源的担忧。
不用担心住房问题。 据季晓宇介绍,目前整个沉阳房地产市场的交易量有30%是由快手主播提供的。 有业绩的人才有话语权。 季小雨的表现堪比沉阳一个区。 自然,在各大各大地产项目中更容易获得优质楼盘和折扣,回馈粉丝。 纪小雨的房地产事业形成了一个良性的闭环。
更深远的影响或许是以快手为代表的直播平台正在悄然改变房地产行业,倒逼部分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向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
贾占峰:当粮商想方设法帮助农民涨价时
下午四点,37岁的粮商贾占峰开始了“备课”的日常。
他先搜索了近几周的玉米拍卖价格,了解南方港口等地的最新玉米价格,然后勾勒出晚上要讲的几个要点,足足等了三个小时才与数十人“会面”。成千上万的粉丝。
贾占峰。图/受访者提供
贾占峰的家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胜利乡。 该地区属于“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几乎家家户户都以种植玉米为生。 贾占峰年轻时也曾外出打工,但工作并不稳定。 另外,父亲年事已高,家里还有数百亩玉米地需要打理。 20岁那年,他回到家乡,开始边耕边收粮食。 后来,他还开了一家谷物烘焙厂,成为了一名玉米贸易商。
种玉米、收粮食,贾占峰每天都围着这两件事转。 直到三年前,他有了另一个身份——主播。
晚上7点,“贾胖子.666”快手直播间开播,很快就聚集了数万粉丝。 贾占峰首先回顾了近期玉米市场的价格波动情况,然后开始回答粉丝的提问。 现在正是收获季节,大家最常问的问题就是玉米价格能不能多涨一毛钱、几分钱,现在是不是卖粮的好时机。
显然,直播间互动的网友主要是玉米种植户,大家都非常关心玉米的价格。 一斤玉米要贵几毛钱,每个家庭通常要卖几万斤玉米,加起来能多出几百甚至几千块钱。
预测玉米价格走势是粮商贾占峰的专长。 他想了想,除了给出答案之外,还讲了底层逻辑,启发大家一起思考。 这份“工作”他干了三年。
机会是2019年,那年12月,玉米价格传来坏消息,农民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好玉米全部被低价抢走了。 有一次,贾占峰去收粮,看到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妇蹲着捡掉落在地上的玉米粒,心里非常难过。 他们每天捡30多公斤,卖到二十、三十块钱。
当晚,他决定开播,传播自己掌握的第一手玉米收购信息,让玉米价格更加透明,让农民卖粮时不至于受骗。
他之所以选择快手直播间,是因为他观察到,在东北农村地区,使用快手的现象非常普遍。 “一一教农民太慢了。快手上的一场直播可以有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观看。” 到达。”
贾占峰连续播报7天,最长的一天长达十多个小时。 他展示了数据,讲述了过去的经验,并殷切劝告直播间里的农民不要急于卖粮,因为价格会上涨。 几天后,玉米价格确实反弹了,相信他的农民赚到了钱,贾占峰也名声大噪。
一开始大家都来直播间看热闹,对贾占峰不太信任。 因为他的身份。 他是一位粮食商人。 粮商希望低价收购粮食,农民则希望高价出售粮食。 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 现在,一位收粮者正在想方设法帮助卖粮的人抬高价格。 他疯了吗?
提出这样疑问的除了网友之外,还包括贾占峰的家人。 贾占峰这样做,父亲是坚决反对的。 作为收粮员,儿子前一天晚上在直播间直言,玉米收购价涨了一分钱。 今天再收购就得按这个价格,每天要收几十万斤粮食。 成本会增加几千、几万。 所以那时候,每当贾占峰开播的时候,他的父亲就会坐在前面骂他。
贾占峰不想放弃。 他第一次觉得,只要一个人说出了别人不敢说或者不愿意说的真话,并且能够真正帮助到别人,大家给出的反馈就非常简单直接:一晚的直播,给他十分几千颗“红心”。
直播的网友也自发组成了粉丝团。 除了交换各种信息之外,他们还聊起了父母的恩怨,聊得多么温馨。 2020年春天,贾占峰开播仅几个月,就有700多名快手粉丝来到贾占峰家中召开“线下见面会”。
此后每天晚上,贾占峰都会直播一个半小时。 每个耕种节点都有不同的直播内容。 春天,我们讲选种、播种季节;夏天,我们讲水肥、病虫害防治;秋天,我们讲收获时机;冬天,我们讲如何卖粮。有条不紊地进行。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关键词:信息。
以东北农村为例。 农民多为50多岁、60多岁的中老年人,信息匮乏。 他们在春耕时可能买不到好的种子和化肥,在销售粮食时也可能无法准确获取终端市场需求信息。 因此,这基本上取决于您全年能赚多少钱。
贾占峰从事玉米收获行业已有十多年。 旺季时,他每天可以收割玉米100万公斤。 他家里还有100英亩的玉米地。 无论是玉米种植技术、玉米源种选择,还是玉米市场变化,都有丰富的经验和第一手资料。
无形中,他和他的60万快手粉丝似乎组成了一个在线生产团队,信息在这里交换、需要,改变了以前松散的小农经济模式。 农民们只要打开手机,看自家炕上的直播,就可以掂量今年能卖多少玉米,有时还参与几句“闲聊”。
当粮商选择与农民并肩作战,他会得到什么? 贾占峰认为,粮食丰收是为农民服务的。 农民富了,自然就富了。
事实证明了他的观点。 贾占峰直播间的粉丝不仅有农民,还有来自各地的玉米小商贩。 通过快手联系上他后,收割粮食的范围越来越广。 原本在30公里以内,后来逐渐扩大到500公里、1000公里甚至整个东北,收入稳步增长。
还有一些企业需要玉米。 他们来到这里告诉他们他们需要的玉米类型。 根据这些信息,贾占峰指导农民选择种子,并在收获时以更好的价格出售。 这就形成了一个运转良好的闭环。
另一个收获是,日复一日的直播也倒逼着贾占峰不断学习、进步。 “我的忠实粉丝对我越来越依赖,我自然要不断补充农业技术知识,及时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
但最让贾占峰感动的是,农民们一旦拿到好价钱,就会像兄弟一样对待他,有时给他送自家种的农产品,有时还给他锦旗。 在贾占峰粮食烘焙厂的办公室里,两面墙上都挂着十几面大小不一的横幅。
“看一场直播,结交终生朋友。” 这面横幅是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农民任武赠送的。 一年夏天,他的玉米地发生了虫害,势必影响产量。 贾占峰连夜驱车1000多公里赶到现场,与他一起解决问题。 “这不就是铁哥们的样子吗?”
快到年底了。 贾占峰梳理了今年完成的几件大事。 一是他原本是快手“幸福村带头人”,今年被评为“快手十佳农业技术员”; 二是被评为“2022年度梨树县好人”; 第三,每年他都会向有需要的人捐赠5万到10万,今年已经全部落实了。
“丰收的一年。” 贾占峰谈到自己的2022年,其实他觉得自己在快手做直播的三年是他人生中不可思议的三年。 他“没文化”,却一不小心通过平台做了这么有意义的事情。
来年的计划也已到位。 贾占峰想组织一门免费的快手三农主播培训课程,告诉大家如何通过短视频创业,如何用自己的经验帮助更多农民。
在快手,像贾占峰这样的农业科技内容创作者已经超过17万人。 平均每2.2秒就有一场乡村直播,每月观看人数超过1.9亿。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当人们聚集在一起时,力量就很大。 他们正在不知不觉地推动着长期缺乏信息的传统种植业跟上时代的步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无数人的未来。
陈宏毅:错过冬奥会后
2022年2月上旬,北京冬奥会冰雪赛场上激战如火如荼。 场外,快手平台也热闹非凡。 多个自制节目、运动员直播等瞬间点燃了“老将”对冬奥会的热情。
20岁的花样滑冰运动员陈宏毅此时也来到快手“玩”。 她几乎全程参与了快手的冬奥报道,对参赛运动员的表现进行专业分析,讲述他们背后的努力故事,并与“老将”一起预测奖牌。 其中,“解说员夸陈宏毅害羞”、“陈宏毅在北京亲手送走可爱的3岁宝宝冰墩墩”等片段成为快手热搜。
陈宏毅。图/受访者提供
有人是从快手开始认识这个外表清秀、言语俏皮的花样滑冰女孩的; 有人看过陈红衣的比赛后,情不自禁地用“如惊鸿,如游龙”来形容她的动作。 然后对于她熟悉的人可能都知道,冬奥会对于她来说曾经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2019年,陈红伊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资格赛参加世锦赛,并获得24个冬奥会女单名额中唯一一张国家花样滑冰队门票。 但谁会“去”参加冬奥会呢? 国家花样滑冰队启动队内选拔。
面对事业上的重要战役,陈红衣丝毫不敢懈怠。 为此,她放弃了两次高考,全力备战。 但最终她在这次选拔赛中仅获得第二名,无缘北京冬奥会。
陈红衣表示,她曾郁闷过一段时间,但好在她很快就调整过来了。 首先,就像她在快手上分享的各种好玩、搞笑的视频一样,她有着大大咧咧的性格。 其次,她最初练习花样滑冰是为了保持身材,但现在她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她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 超出了全家人的预期。
说起与花样滑冰的缘分,其实陈红伊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自己的滑冰天赋。 当她四岁的时候,她的父母带她去家门口的公园滑冰。 她连儿童溜冰鞋都没有,就穿上妈妈的溜冰鞋,第一次滑了一圈,没有摔倒。 陈宏毅开始疯狂地爱上了这项运动。 当春天冰雪融化的时候,她主动要求父亲给她报花样滑冰班。
一开始只是“玩”,但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成绩逐渐提高,陈红衣的身份从业余爱好者变成了业余运动员。 与体校的职业运动员不同,她需要同时兼顾学业和花样滑冰训练。 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她的日子就是“上午上课,中午训练;下午上课,晚上训练”的循环。
由于他是业余运动员,训练费和场地费都要自己承担。 陈宏毅上初中时,每年的培训费用可达近20万元,而陈宏毅的家庭只是北京海淀的一个普通家庭。 为了支持孩子的梦想,除了基本开支外,家长们把大部分开支都花在了陈宏毅的培训上。 陈红衣见状,只希望她能够不负众望。 有时,由于条件有限,商场内的溜冰场也被用作训练场。 虽然这类冰场的冰面质量通常不好,但陈宏毅还是尽力将训练强度最大化。
除了繁忙的学业和昂贵的训练之外,身高也是陈宏毅花样滑冰的一大挑战。 青春期期间,她每年长高10到12厘米,“花样滑冰是一项非常精确的运动,如果你的身体稍有变化,空中可能会出现零点几秒的偏差,重心也会随之变化。”不稳定。而你只是根据现有的身体条件调整了一下,但我很快就长高了,又得调整一次。” 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我只能通过加大训练来弥补。
14岁那年,陈宏毅爆发了。 她在全国花样滑冰大奖赛上获得女子单滑第二名。 两年后,她如愿以偿,成为花样滑冰国家队的一员。 此后,他频繁参加比赛,并一一获奖。 2020年11月,在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站女子单滑比赛中,陈红伊夺得运动生涯首枚大奖赛金牌。
直到遇到了没能获得北京冬奥会参赛资格的坎。
但在快手冬奥会上,她却以另一种方式获得了大家的关注。 陈宏毅表示,和快手老兵聊冬奥会很有趣。 “花样滑冰在中国还是一个小众运动,女单花样滑冰的成绩长期以来并不像乒乓球、跳水等运动项目那样占据主导地位,单凭花样滑冰很难出圈。” “光是表演,如果能让更多的人间接了解花样滑冰,那将是一件好事。”
在不久前的世界杯上,陈宏毅再次在快手上与女足门将赵丽娜进行了一场比赛,猜球、评球,“过瘾”。 “有没有可能,通过这个节目,花样滑冰爱好者变成了粉丝,粉丝变成了花样滑冰爱好者,他们都爱上了。”
陈宏毅的想法与快手在重大活动期间推出各类互动主题活动的初衷不谋而合。 无论是冬奥会还是世界杯,快手都会邀请职业明星、行业运动员、跨界明星进行花式互动,补充赛事内容,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事件中。
此外,在快手,光线不会只聚焦在某位顶级运动员身上,所有国家队成员或普通运动员,无论是现役还是退役,无论是在比赛还是不在比赛,都可以在快手“看到”。
陈宏毅还在冬奥会期间开设了快手账户。 她会分享日常艰苦的体能训练,这是运动员的A面; 她还会分享搞笑模仿和跳舞的“次要”片段,这是运动员的B面。 每个帖子都有数万粉丝点赞。
现在,陈宏毅已经开始恢复训练,全力备战明年的比赛。 当被问及“女性花样滑冰运动员通常在二十几岁时退役,那么她们对未来有何规划?” 她表示,要先做好2025年全运会的准备,然后再考虑过渡问题。
“转型自媒体也是方向之一。” 陈宏毅说道。
虚拟数字真人主播:直播、带货、踢球……很忙
“Saibainu(蒙古语‘大家好’),我是奈斯。”
“双12”当晚,快手蒙牛官方直播间出现了一位身穿红袍、扎着长辫子、容貌俏丽的“蒙古姑娘”。
一小时的电商直播中,她时而讲解产品,时而派发福利,还穿插了一段蒙古族舞蹈才艺表演。 她表情丰富,肢体动作自然,与网友有说有笑。 看来她和真正的主播没有什么区别。
虚拟数字母乳想法。
奈斯是一个虚拟的数字人。
她的对外身份是“蒙牛集团第一虚拟员工”,同时也是“中国乳业第一虚拟主播”、“元界第一游牧电商主播”。
从数据来看,乃思首秀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当晚直播吸引了近300万人观看,互动次数大幅增长。 与该账号近30天的平均表现相比,点赞数和评论数分别增长了800%和88%。
奈斯背后的创造者是快手StreamLake,它为奈斯的模型设计和直播效果注入了技术驱动力。 快手Y-tech人工智能技术中心负责人万鹏飞表示,该项目于10月中旬启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在“双12”期间上线,依托快手已经探索出的一套工具,涵盖了建模、驾驶、包括运营在内的各个方面的“数字化人员和 XR 解决方案”。
事实上,奈斯的“前端”直播表现实在是太“丝滑”了,以至于我们很容易忽视后台支撑她的技术有多么尖端。
例如,奈斯可以与网友流畅地聊天,手势和表情实时匹配语音上下文,依靠快手“数字人和XR解决方案”的“虚拟演播室助手”工具。
这个工具可以让真人主播在后台“操作”虚拟数字人。 “真人主播有自己的个性和表达特点,虚拟数字人像真人一样直播更容易被观众认可和喜爱。” 万鹏飞说道。 通过可穿戴设备驱动或者单纯通过摄像头驱动,可以捕捉背景中真实主播的动作、表情、语言,并绑定到虚拟数字体上一一重现。
万鹏飞表示,快手研发的超高精度数字绑定系统,可以让虚拟数字人在运动时拉动各种骨骼、肌肉、皮肤,接近人体的运动模式。 当她出现在直播间时,栩栩如生,元气满满,就像真人一样。
再比如,奶丝在直播时“顺利”拿起了一瓶奶制品。 在此之前,虚拟数字人在直播时的一大痛点就是无法与产品进行良好的互动。 快手数字人与XR解决方案的“低成本物品3D建模工具”解决了数字人与真实物体的交互问题。
万鹏飞解释说,以前实体产品的3D建模需要大量人力,但现在有了快手的解决方案,只需用手机扫描实体产品就可以1:1还原,并快速生成3D数字资产。
快手数字人与XR解决方案的第三个工具“老铁智能播音室”,是由不知从何而来的纯AI驱动的数字人。 这个时候就不需要真人在幕后驱动了。 主要依靠AI跨模态技术来输入文案、安排动作。 乃思可以自行启动直播,可以实现7x24小时直播。
万鹏飞表示,今年随着虚拟宇宙概念的爆发,各种虚拟数字人纷纷涌现; 在快手多元化的内容消费生态中,虚拟数字人应用于品牌营销场景并不罕见。 快手早在去年就开始布局,并且已经有先例——比如快手官方虚拟主播“关小芳”、虚拟歌手魔法少女“张凤琴”、快手火力营指挥官“关剑”等,而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技术经验经验。
近期,依托平台领先的数字虚拟人技术,快手还在二维内容生态中推出了“光头强元宇宙演唱会”、“快手虚拟人世界杯”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出虚拟人内容支持并孵化V-Star虚拟人类项目。 V-Star计划旨在与合作伙伴建立行业生态基准。 它将根据不同的虚拟人帐户条件自定义增长路径。 它将通过举办定制活动,开发平台的独家虚拟互动功能并提供独家资源插槽来为虚拟人员提供寒冷的天气。 启用并加速增长保证。 Kuaishou的数字人员和XR解决方案广泛用于电子商务现场广播,视频制作,数字员工,虚拟偶像和其他行业,并且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商业价值。
除了用于品牌营销方案外,Kuaishou最近的虚拟人类解决方案还重新赋予了动画行业,并将新的活力注入了IP促进的可持续性。 12月17日,动画电影“狮子男孩”中流行的角色“千牛”成为虚拟人,在现场广播室“活着”,进行了狮子舞,并与Kuaishou v lian Mai互动,并与Kuaishou v Lian Mai互动总共有近4000万游客和超过200,000个实时互动。 在虚拟技术和实时广播的支持下,动画IP的角色资产具有新的播放方式,并且可以重复使用。
在世界杯期间,数字虚拟人类也很忙。 8虚拟数字人转变为虚拟玩家,与他们的技能相互竞争...
可以想象,随着技术的迭代发展,未来虚拟数字人的发展仍然很大,整个电子商务的实时广播和内容生态学将不稳定地加速元元。
(Wang bin是文章中的化名)
于2022年12月26日发表在第1074期的《中国新闻周刊》杂志上
杂志标题:锚故事:什么改变了它们以及他们改变了什么
记者:陈亚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