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字| 石渠
依靠网红主播李佳琦、薇娅的出现,电商直播迅速进入大众视野,2019年成为电商直播爆发元年。
受疫情影响,2020年初在线直播保持较高增速,再次引起营销圈的广泛关注,并被不少品牌视为防止销量下滑的救命稻草。 直播一词曾一度跻身营销热词之列,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只有无能的营销部门才会通过直播来推销产品。
只有无能的营销部门才做直播吗?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 品牌营销的原则之一是,用户在哪里,营销就应该出现在哪里。 那么现在直播的用户有多大呢? 对于品牌来说,直播到底是暂时的救命稻草,还是未来可以进一步挖掘的流量洼地?
我们先来看几组数据:
1、据CNNIC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达4.33亿。 其中,真人秀直播、体育直播用户数分别为2.05亿、1.94亿,游戏直播、演唱会直播用户数分别为2.43亿、1.16亿。
2、招商证券报告显示,预计2020年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将达到5.24亿,增长率为4.59%。
3、Quest Mobile数据显示,2020年2月,工作日短视频使用时长占比达到15.2%。 除移动社交应用外,短视频时长占比最高。
从数据来看,时趣认为直播市场具有用户规模大、活跃度高、增长稳定三大特点。 直播已成为一种新的娱乐形式,渗透到用户的日常生活娱乐中。 未来,懂直播营销的品牌将获得更多用户,而最先进入直播市场的品牌将拥有打造私域流量池的用户红利。
直播平台三大梯队
当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和偏好发生变化时,行业各方也将能够快速捕捉潜在商机和业务定位,快速适应消费者端的变化,形成新的增长线。
在这样的环境下,2020年初也迎来了直播行业的疯狂增长。 相比专业垂直直播平台,短视频、社交、电商、综合视频平台等也纷纷布局直播业务。 对于想要开展线上直播营销的品牌来说,在决定直播时面临着选择平台的问题。 例如平台调性匹配、用户匹配、流量推荐、内容制作和主播选择等。
结合TrustData、淘宝等相关行业数据和研究,时趣趣体验了20家直播平台(含B端),并根据平台月度活动规模和业务类型将直播平台划分为三个梯队:
直播平台三大梯队
淘宝具有较强的电子商务属性和丰富的产品类别。 可以依托自有流量和外部平台流量作为流量分配的基础。 其用户大部分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也覆盖了四、五线城市的低线市场。 通过建立直播入口,淘宝可以直接将货和人聚集在一个场景中,这是品牌理想的在线销售场景。
不过,较强的电商属性也意味着这个平台直播的品类非常丰富,这对于小众品牌商家来说并不是优势,流量相对集中在头部商家和主播身上。 在淘宝直播中,内容制作和主播选择是增加流量的关键因素。
抖音和快手具有明显的娱乐和社交属性,专注于娱乐和社交内容,具有高流量和高活跃平台的优势。
抖音主要针对城市青年,主攻一二线。 不过,抖音直播在带货方面相对较弱,但随着罗永浩让抖音直播走红并吸引了众多品牌的关注,抖音必将加速直播业务形态的打磨和沉淀。
另外,抖音属于今日头条体系,抖音的直播流量推荐方式与今日头条类似。 这是一个重算法轻粉丝的逻辑。 它将根据用户喜好和浏览习惯将内容与用户进行匹配,并通过算法做出精准推荐。 对于在抖音上开展直播的品牌来说,他们将面临如何吸引流量的问题。 前期的直播推广曝光、话题选择等都至关重要。
快手主打下沉市场,运营控制力较弱。 它根据社交网络和用户兴趣推荐内容。 主要推广关注页面推荐内容,同时加深主播与粉丝之间的关系和粘性。 快手主播拥有强大的粉丝积累,这就是快手所标榜的“老铁关系”。 对于品牌来说,如果选择快手作为直播阵地,就需要有一个足够扎根的“老铁”。
快手和抖音都是品牌新的电商营销场景。 流量竞争仍处于早期阶段,还有探索空间。 但前提是需要和电商店铺打通,实现反向链接,或者如果品牌只是想曝光种草,也可以把流量引到自己的网店上,但肯定会有是跨平台引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用户流失。
第二梯队的平台类型主要是社交媒体、综合电商和视频平台。
微博是一个拥有庞大用户群的社交和内容平台。 但由于微博整体以热点话题、短时快新闻、八卦聚合为主,微博直播流量相对较小,因此被归入第二梯队。 其直播内容往往以服装、配饰、生活用品等非标准品类为主。 目前主要依靠KOL直播+热门话题搜索,参与直播的商家较少。
拼多多是后电商时代的崛起平台。 由于单单和团购的属性,拼多多具有社交电商的基因,主要主攻下沉市场。 此外,直播板块于去年11月开始试水,直播产品多为单价较低的小商品、农产品或地方特产。 他们非常脚踏实地,拥有一定的忠实用户。 他们对需求下降的品牌感兴趣。 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流量池,但价格绝对不是直播的重点。
西瓜视频也属于头条系列。 其主要直播内容涵盖热门游戏直播,包括音乐直播、美食直播、旅游直播等,流量来自平台用户。 目前,西瓜直播细分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主播和商家都处于孵化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西瓜视频有专门为销售转化打造的价值商城,可以打通电商的后台环节。 对于中小品牌来说,可以作为一个新的试水、锻炼的平台。
京东直播具有很强的电商属性。 始于2018年8月,基本上用户观看直播是为了购买产品,消费目的较强。 并且由于京东用户以男性群体为主,京东直播不同于其他电商直播推广、吼吼直播方式,多以评价、实物展示为主。 此外,京东直播并没有具有代表性的网红主播和商家,但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础以及京东在全品类的电商优势,京东将更倾向于推出热门商家和主播,共同吸引更多商家加入。
小红书作为女性社交内容培育平台,近期因LV小红书直播崩盘而受到广泛关注。 小红书去年年底刚刚宣布推出电商直播功能。 在全民直播时代,小红书的直播似乎进入的有点晚,目前还处于早期测试期。 其直播流量来自平台自有流量和小红书专家的私域流量。 不过,目前小红书的直播观看受众主要还是私域流量。 推荐的商品大多是美妆、服饰,基本都是知名品牌。 另外,小红书的社交和笔记基因很强,主要以分享Plog生活记录为主。 录制和分享视频会更合适。 小红书直播获取流量的关键是如何将分散的私域流量和公共流量结合起来。 域流量已聚合。
B站主要聚焦年轻用户和Z时代,更注重二次元、鬼畜内容等,但对于品牌来说,价值在于年轻用户。 如今,大多数传统品牌都渴望品牌年轻化。 B站往往被优先考虑,也是最容易被放弃的营销阵地。 原因在于B站的圈层文化和UP主让品牌商难以适应。 圈子文化制定赢得“人心”的内容。
目前B站的直播较少,形式更多是品牌与UP主共同创作的内容,产品品类也非常集中,比如科技产品、小众潮流产品等。 随着B站用户对品牌的强大吸引力,大多数品牌进入B站直播只是时间问题。但最终,B站直播未来的商业化取决于B站的定位平台,无论是亲用户还是亲品牌。 从目前来看,B站的用户有很多流向A站。
第三梯队以游戏直播和电商平台为主。 游戏直播主要来自虎牙、斗鱼、YY。 游戏直播平台的主要流量来源仍然是游戏直播。
斗鱼垂直于移动电竞,专注于王者荣耀KPL职业联赛等手游直播; 虎牙是PC端传统电竞游戏,以吃鸡、LOL等传统电竞游戏吸引用户; 花椒直播专注于90后、95后的生活每天互动分享。 有上百场文化、音乐、健身、综艺、情景喜剧等自制直播。同时,花椒直播作为明星属性较强的社交平台,是明星与粉丝交流的好地方。 渠道方面,比如粉丝可以通过花椒直播观看明星粉丝见面会,花椒直播专注于饭圈文化; YY不仅限于游戏直播,还涉及体育直播、电视直播等,而且直播内容更加生活化、赛事化、个性化,包括烹饪、DIY、旅行、户外运动、名人活动、车展等
目前,游戏直播平台的梯队已经比较稳定。 由于直播的火爆,游戏直播平台再次成为品牌关注的窗口。 但与电商、社交平台的直播基调、内容覆盖范围和人群特征相比,游戏直播平台更加小众,以男性群体为主,可承载的商品品类较少。 主要带货方式是通过游戏主播的亲自带货。 影响力,通过直播过程中的对话和交流,引导粉丝购买意愿,将游戏直播用户转化为电商品牌用户。
电子竞技的出现始于IG战队夺得中国首个全球LOL总决赛冠军。 社会对电子竞技游戏的认可度大大提高,游戏直播内容和玩法也日益丰富。 对于“其他经济”品类来说,是一个比较优质的曝光平台。 品牌商也可以考虑与游戏主播合作,在直播过程中进行一些相关度较高的曝光。 比如,当体育营销集体失色时,游戏电竞或许能够填补体育赛事的营销空白。 以往热衷体育赛事的品牌或许会关注游戏电竞。
第三梯队有苏宁易购和蘑菇街两个电商平台。 苏宁易购于2017年推出直播功能,依托平台电商品类,商家进行直播带货。 没有代表性主播,直播功能相对其他电商平台较弱; 蘑菇街主要采用购物直播进行展示,买家主要通过直播带货。 流量小,也是社交电商的一种。
2020年是全民直播的丰收年。 这确实是品牌的一种短期自救方法。 营销部门“无能”的说法并不真实。 同时,直播也是品牌拥抱数字化的契机。 品牌可以利用线上直播,以较低的营销投入,尝试一整套数字营销手段,从前期的平台匹配到推广、平台导流、数据效果评估等。不过,品牌不妨仔细思考一下直播的真正价值。用于营销。 在直播营销中,如何选择平台,搭配不同平台的玩法,与其他营销玩法融合,通过组合拳获得更大的营销红利。
营销行业是一个不断创新、充满不确定性的行业。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热门趋势会是什么。 没有无能的营销部门,只有OUT的营销部门。
至B端直播平台
疫情期间,除了To C端直播火爆,更多B端会议也因线下场景消失而转移到线上。 QuestMobie数据显示,具有直播会议、在线教育功能的B端商务类APP增长显着。
根据相关经验和信息,食趣还跟大家分享一下B端平台的功能特点:
附上总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