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主播资讯

618 大促:李佳琦回应参加综艺为赚钱发红包,其他主播动作各异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6-03 22:27:25 作者:佚名 浏览量:

今年6月18日,直播间里有人摩拳擦掌,有人却在悄悄放慢脚步。

“我来赚钱的,赚了钱就给你们发红包。”近日,李佳琦回应称,自己参加《闯关东的哥哥》就是为了赚钱给粉丝发红包。618电商大促期间,从5月19日开始,李佳琦直播间就发红包,奖池高达3亿元。

面对618大促,其他平台的其他大主播也纷纷做出动作。心选官方为辛巴在大促前直播时发表有关平台的不当言论道歉,其账号最终解封;京东邀请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做客京东3C数码采购销售直播间,为618预热;小红书头部主播张晓慧、B站头部主播英武里相继开启618直播带货,大大增加了带货频次。

但与此同时,疯狂小杨格、罗永浩等抖音顶级主播却迟迟没有动作。今年以来,不仅转型的小杨格和重回创业的罗永浩,就连快手超级主播辛巴也在直播中透露,计划暂时离开直播行业,用两年时间沉淀自己、充实自己。就连一直坚持直播的李佳琪,也在逐步减少个人直播时间,为旗下中层主播创造更多展示机会。

“超级主播的优势在于个人IP和长期建立的用户信任,但近年来,随着一些针对超级主播的负面声音的出现,消费者的信任度或多或少受到了动摇。”Clour研究员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直播行业正在逐渐从价格驱动转向内容和口味驱动,这对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意味着消费者不只是追求低价,内容成为用户下单的动力。”

大主播逐渐“退场”的背后,MCN转型的序幕正在悄然拉开。

消费者改变了吗?

早在5月份,在美ONE 618发布会上,李佳琦就坦言,“今年618大促难吗?我觉得难。”尽管网络上仍争议不断,但“用心做”的李佳琦还是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认可。据官方数据显示,天猫618现货开售一小时内,李佳琦、烈儿宝贝、蜜蜂惊喜会、蘑菇来了、陈洁琪琪、九美美等主播率先实现销售额过亿元。

但青眼数据显示,5月19日,天猫李佳琦美妆直播开启预售,美妆品类实现GMV约2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近50亿元下滑46%。同时,本次直播参与美妆品牌共计141个,共计上架产品371款,两项数据同比均有增长。

不少网友注意到,李佳琪直播间里的价格不再具有明显优势。比如同款耳机、影音产品在京东直播间直接打四折,美妆护肤品价格也存在不小的差价。在众多受访消费者中,“消费欲望”下降成为普遍表达,促销期间商品信息繁杂是原因之一。“即便不需要预售,各种优惠折扣计算起来也复杂,直播间本来是一条捷径,现在却要在每个直播间比价。”一位消费者抱怨道。

此前,大佬在直播电商行业的话语权远超点播。但2023年,势头出现转变。根据《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研究报告》,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4.9万亿元,其中点播占比51.8%,大佬则降至48.2%。

“以前我爱看李佳琪的直播,经常在他营造的氛围中冲动购买他推荐的商品。”消费者杨毅(化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但现在我买东西,更注重商品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所以商品介绍越详细、场景化越丰富,越能吸引我下单。”

从需求端来看,近年来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考虑了多重因素,而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网红、网红传播。《直播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2023)》显示,李佳琪参与维权舆情数量最多,占比41.00%,其次是疯狂小杨哥,占比31.30%,贾乃亮、辛巴分别占比4.86%、4.64%,董禹慧占比4.4%。

《退却》大主播

或许是“春水一秋,鸭子也知道”,直播电商行业正在经历一场专家主播的“大撤退”。

据三言两语最新发布的4月抖音网红销量排行榜显示,头部主播疯狂小杨格继连续两个月未能进入前二十后,本月再次未能进入前二十,同时,连续三个月稳居抖音销量排行榜前三的董宇晖本月则跌至第九位。

疯狂小杨歌落榜并非偶然,除了负面舆论,直播时长的减少也带来一定影响。据统计,小杨歌4月份仅参与了三天直播,累计直播时长约7小时,直播交易额过亿元。对此,小杨歌表示将减少带货时间,更多关注娱乐直播、音乐节、影视项目等,特殊活动也会考虑把账号交给徒弟。

与慧星类似,董宇辉以前晚上8点到10点都会出现在直播间,但4月份至少有12天没有露面。4月7日晚,他直播两小时,人气峰值25万,累计观看超1100万,销售额在1000万至2500万元之间。但在他缺席的4月12日至14日三天里,直播间最高在线人数不足5万人,累计观看1600万,日均销售额在750万至1000万元之间。

从市场来看,今年不少知名主播出现淡出直播的迹象。董宇辉计划只把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卖农产品上。快手主播辛巴也表示厌倦了直播卖货行业,计划转向人工智能领域探索,未来直播卖货工作将主要由徒弟承担。大主播的离开,预示着直播电商进入下半场,知名主播的直播间对平台和品牌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减弱。

“如今,只有一些重要节点、大促销或者新品发布,才会在大主播的直播间里亮相。”某消费品牌负责人表示,“不可否认,大主播依然有很强的销售带动能力,但也要考虑整体的性价比、价格优惠、主播提成、产品成本等。如果大主播受到过多关注,还可能带来额外的舆论风险,从而损害品牌声誉。”比如之前引起广泛热议的花西子涨价风波。此外,辛巴、疯狂小杨格等头部主播也曾不同程度地爆出负面新闻。

事实上,从去年双11开始,平台和商家都减少了对网红的依赖,转向更广泛的合作。公开数据显示,去年双11期间,淘宝店播成为新的增长点,38家店播直播间交易额破亿元,7家品牌店播交易额首次破亿元,451家店播直播间交易额达千万元。双11期间在小红书上开店播的商家数量达到去年同期的8倍,店播GMV增长6.9倍。

“中级主播快速崛起、店播成为常态……在这个降本增效的时代,品牌和机构也发现这些方式更划算,这也对头部主播产生了影响。”上述克劳利研究员进一步表示,头部主播并不会消失,他们会凭借自身优势和资源更好地适应行业变化,但同时也要思考,在流量红利见顶、行业发展回归稳定的当下,如何拓展自己的商业边界。

寻求变革的MCN

无论是主动隐退,还是被动保持沉默,在淡出人们视线的超级主播背后,都是寻求改变的MCN机构。

随着直播电商行业进入稳定期,借此崛起的MCN机构也面临着突破原有模式天花板的挑战。《2024克劳利中国内容机构(MCN)行业发展研究白皮书》指出,过去一年,“稳中求进”“确定性增长”成为机构发展的核心关键词。在夯实基本业务基础的同时,不少MCN机构正积极探索短剧、电商、出海、直播、服务、自创品牌等多元化业态,以寻求更长远、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在直播业务方面,MCN机构纷纷从技术和内容角度入局,以求变革。此前,美ONE合伙人魏英辉在618媒体发布会上宣布,今年618期间,“全女生”直播间将首次测试数字人直播,未来还将打造AI智能客服,为直播全链路提供咨询服务。随后,在“蜂狂618”蜂惊喜会大促中,将直播专场的售卖机制与剧情相结合,为消费者在直播间带来全新体验。

“数字人可以高效直播,既能降低开播成本,又能稳定输出内容,降低舆情风险。”克劳利研究员在谈及电商直播的未来方向时表示,“但目前大众的接受度和信任度还比较低,行业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也尚未统一,发展面临一定困难。”

“对网红来说,直播带货是比较便捷的流量变现渠道,但涉及人,是最不稳定的生意。”某网红经纪公司负责人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自己选择孵化品牌作为变现形式,而非广告、直播等常见的MCN业务。“品牌变现的确要走更长的路,但更稳定、更持久。”值得一提的是,李子柒的前东家微念,已经从MCN公司彻底转型为新消费公司,先后孵化了“山外山”、“筹宝”等食品品牌。

目前,无论是专家主播还是MCN机构,都面临着转型探索的关键阶段,但可喜的是,未来的方向是广阔的。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版权所有 聚贤人力 皖ICP备20008326号-24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