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万级网红“王洪全兴”在各大社交平台遭封禁或拉黑,消息一度登上热搜榜首。与此同时,“薄公子”、“鲍鱼妹”等短视频账号也被封禁。这些网红被集体封禁,其实都是他们自己的错。“王洪全兴”曾说,“我每天出门,穿的衣服总量要不是八位数,我肯定不行。”
互联网时代,流量至上。对很多网红来说,流量等于更多的关注和致富机会。他们通过炫富来打造自己的人格,把炫富当成成功人生的表现。这本身就是一种“拜金主义”,极大地破坏了良好的互联网生态。网红获得了关注,拥有了不可小觑的话语权,但他们只知道提倡消费享受,宣扬奢靡之风,忘记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不能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互联网给了很多人展示自己的平台,但任何展示都必须合法合规,遵守基本的公序良俗,才能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转变。对于网络平台来说,需要对这种有毒流量保持基本的警惕,及时下架那些高调炫富的视频,而不是保持暧昧的态度。平台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斩断这条灰色利益链,让自己的平台真正清正廉明。
近年来,各部门通过“清网”“护苗”“清明”等一系列专项行动,联手严厉打击网络乱象,为营造良好网络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如今年1月启动的“清明2024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行动”中,就提到整治“崇尚排场拜金、无底线追星”;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启动为期两个月的“清明·整治‘自媒体’无底线谋流量”专项行动,其中就包括“迎合低俗诉求塑造炫富形象,刻意展示用金钱堆砌起来的奢华生活,以此吸引粉丝、分流流量”。 堵住炫富、拜金的网红出路,彻底斩断用有毒流量吸粉的利润链条,传递出公共部门对于挑战社会秩序和道德、煽动拜金风潮的零容忍态度。
流量是盈利的关键,但如果从业者不遵守法律法规,肆意挑战社会主流价值观,那么他们的职业生涯只会被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