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有才成名,他直播的荷泽南站、国花博园等地吸引了大批外地主播前来做直播;开封《王婆相亲》节目火爆,大批主播拿着手机上台直播,有的甚至戴着微话筒上台“相亲”;更早之前,胡新宇失踪后,大批主播到学校附近直播;“大衣哥”朱之文成名后,很多人堵门做直播,甚至为了进四合院不惜踹门破门……
直播时代,热点人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现象级网红的诞生,“主播齐聚”“群魔乱舞”等词汇成为热搜的常客。短视频运营圈甚至流传着一句话,“搭热点,是每个短视频运营人员的必备技能”。
铺天盖地的流量背后,是铺天盖地的质疑与争议。对于众多小主播来说,借着顶级主播的东风,分一杯羹,无罪。但如果打开方式不对,扰乱舆论,出丑,影响流量,让负面影响蔓延,很可能带来反噬。
在这场交通大戏中,如何与交通同步,而不是被交通所裹挟,值得每一个链条上的参与者去反思。
流动磁场的蝴蝶效应
5月20日,有微博博主发布视频称,四川某高架桥下,多名网红主播围着当地网红主播“嘟嘟哥”做直播带货。上游新闻(报道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从视频中看到,高架桥下至少有5名主播对着手机表演。视频显示,有人穿着快递员的衣服,还有一名男子穿着女式芭蕾舞服装。不少网友感叹“实在是有点影响市容”。当地有关部门告诉记者,将派工作人员加强巡查,劝说主播离开。
菏泽小伙子郭有才因翻唱《承诺》一炮走红,5月10日,他只有30万粉丝。短短10天时间,5月19日,他的抖音账号粉丝突破1000万,完成了从普通网友到顶级网红的蜕变。
同样来自菏泽的朱之文,被人们称为“大衣哥”,即便成名十多年后,院子里也总有四五个人拿着手机继续直播。不管他是在做木工活,还是在喂鸡喂鸽子,都能借这些话题和网友互动。他们的直播间里,少则两三千人,多则四五万人。从《星光大道》脱颖而出的朱之文,红极一时,一开门就有几十个村民堵在门外,大家都拿着手机拍着。“大衣哥”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人拍。有人以直播为目的,踹门强行直播,被拘留。
随着郭有才名声大噪,全国各地的主播从四面八方涌向菏泽南站广场。视频显示,在菏泽南站直播的一些网红打扮十分怪异,有的扮成哪吒、孙悟空、济公,有的表演时装秀、舞蹈等。不少网友吐槽,菏泽南站前是“群魔乱舞”。
在郭有才爆红之前,另一个现象级的网红是河南开封的“王婆”。如今,不少主播在她的节目上利用她的流量。曾有一位女士上台相亲,自称“家里开酒庄”,上到一半时,台下有人质疑其动机,大喊“下台”,甚至有人被发现上台后戴着微型麦克风。
二叔“治愈心衰”的家乡、胡新宇的学校、发生“牵手事件”的太古里……每一个“扇动翅膀”的巨大流量场,都会吸引各类网红聚集、一展才华。
日赚百万的传奇
在看直播的人群中,流传着一个传言,说郭有才日入百万,虽然没有得到证实,但或许这就是他们昼夜坚守在这里的动力。
成名后郭有才到底赚了多少钱?20日接受上游新闻等媒体采访时,他选择避而不答,“跳过了这个问题”。当时,对于“是否签约5000万MCN机构”、“直播间礼物价值多少”、“成名后收入是否暴涨”等一些敏感问题,郭有才均未正面回应。郭有才所在公司前运营负责人称,就郭有才的商业收入而言,在最好的几场直播中,账号打赏收入(含平台收入)高达300万至400万元。
据第三方平台飞瓜网数据显示,5月7日,郭有才抖音账号粉丝数为30万,5月11日涨至100万,16日涨至500万,19日突破1000万。截至22日中午12点,粉丝数为1231.6万,“开封王婆-赵妹”粉丝数为671.7万。从粉丝增长速度来看,郭有才创造了抖音新纪录。
有说法称,郭有才背后有一家公司负责运营,此前是山东菏泽的一家本地服务商,最近他又加盟了一家新公司,也就是据说开出5000万签约费的那家。这家服务商在菏泽的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和菏泽当地大大小小的网红都有关系,才认识了郭有才。不过,该负责人表示,郭有才5月份突然爆红时,并没有花钱买流量,“一分钱都没花”。
22日下午,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郭有才的一位好友。“他有拿到酬劳,但媒体报道得有些夸大,比如赠送的酬劳平台也有分成,我个人觉得他应该没有拿到那么多酬劳。网传他签约MCN机构、签约费5000万元等都是假的。据我所知,他没有签约任何机构。”
他称,粉丝暴涨到几千万后,郭有才的生活没受到太大影响,晚上还做烧烤生意。“这还是他的工作,每天晚上都坚持烤腰子,私生活还是比较平凡,没受到太大影响和改变。”至于郭有才会不会做直播卖货,他表示,“暂时不会。”
像郭有才这样的网红打赏能赚多少钱,与平台的收入分成比例是多少?一位短视频客服告诉记者,一般主播与平台分成都是五五开的原则,如果主播与MCN机构或者联盟签约,具体分成比例要与MCN或者联盟协商。
而“开封王婆”在成名后坚持直播不收礼,也引发网友热议。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开封王婆”在景区的片酬并不高,但成名后奖金却增加了很多。
抢流量的小主播
郭有才唱歌直播是主播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为了抢占更好的直播位置,主播们的竞争从凌晨就开始了。
在郭有才直播现场,一名主播告诉记者,自己一晚上没睡觉,就为了保住第一排的座位。一位站在凳子上的老太太告诉记者,她儿子是主播,她凌晨三点就来到现场帮他保住座位。主播王曦(化名)告诉记者,她是郑州人,前不久刚到菏泽,之前一直在武汉追“王婆”。“我们车上有人听说郭有才出名,就当场下车赶往了菏泽。”
尽管辛苦,但郭有才直播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流量。主播杨明(化名)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新开通的账号:郭有才直播仅三天,账号就吸引了3.7万粉丝。杨明说,这比自己之前用手机拍照直播效果好多了。“只要账号上有郭有才的名字,就有流量。”记者以新手主播的身份询问,现场不少主播都表示,如果用“有才”、“菏泽”等关键词,流量会很好。
除了为郭有才直播的主播外,现场还聚集了一大批和郭有才同类型的主播,他们的目的也只有一个:获取流量。
从事歌舞工作的李佳佳(化名)告诉记者,她从河南驻马店开车四个多小时到菏泽,凌晨一两点才到酒店,早上八点就赶到全国花卉博览会园区调试设备。“很多网红都来,流量巨大。”李佳佳认为,这都是郭有才人气高带来的流量。
在全国花博园门口,直播员张磊(化名)告诉记者,他和同伴驱车3个多小时,从安徽来到了菏泽。“(就是)为了抢流量!”张磊毫不避讳自己的目的,带记者参观了自己的直播间,现在有500多人在线观看,而之前直播间人数只有寥寥数人。“这里的流量不错。”张磊坦言,“我们就像战地记者。”张磊说,哪里有流量,我们就去哪里。
在兰州西站、蓬溪、成都东站等地,不少中小主播开始模仿郭有才的怀旧风格甚至妆容,公然借热点开直播。据悉,郭有才的直播技术支持的是网红团队“声卡姐”。随着郭有才粉丝破千万,“声卡姐”也收获了一波流量。22日中午,记者查看发现,“声卡姐”目前粉丝数为62.5万。关于粉丝增加后相关业务和打赏是否会增加,记者尝试私信联系“声卡姐”,但被对方拒绝。
“开封王婆”爆红后,4月2日晚正在直播的赵先生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账号,目前已有2万多粉丝。赵先生说,自己是开封本地人,发现“王婆”火爆,“就想建个账号”。为了抢到好位置,他凌晨三五点就起床,背着背包、抱着板凳,在景区门口排队。几天来,最多时有2万人同时观看直播。只用了几天时间,账号粉丝数就“从零涨到2.1万”。
甚至有人专程从湖南开车来到开封看节目,希望通过“流量”刷量。或许是因为主播太多,流量不足,不少人在节目直播过程中都出现了“卡顿”的情况。
直播的麻烦
人多了,车流就来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笑脸相迎这种“巨量流量”——至少,一些菏泽市民感到厌恶。
网约车司机李涵(化名)告诉记者,郭有才在菏泽南站的直播,吸引了大量主播和观众前来观看,造成交通拥堵。附近学校、居民区较多,影响了市民生活。现在全国花卉博览会公园又成了新的堵车点。“我们跑车最烦的就是拥堵。”
此前,荷泽市牡丹区文旅局执法人员在荷泽南站叫停了一场低俗直播,并当场进行了言语教育。为防止滋扰居民,牡丹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将于晚9点劝导直播者离开
这种主播聚众扰民的情况,逐渐成为围绕大IP的常态。去年,朱之文透露,最让他烦心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和摄影师络绎不绝地来拍视频、直播,还有人早上五六点、晚上十一二点就来敲门索要照片,严重影响了他和家人的正常生活。
此前,网友在成都迪士尼打卡也给当地居民带来很大困扰。有居民提到,清明节期间打卡人数较多,有人大声喧哗,扰乱居民休息。该院所属社区已采取措施,设置提醒牌,志愿者轮流值守,提醒游客文明打卡。22日下午,上游新闻记者联系到榆林北路社区,一名工作人员称,目前仍有网友来“成都迪士尼”打卡参观,但比4月份少了很多。“现场仍有志愿者维持秩序,正常打卡、拍照没问题,但大声说话、唱歌等行为会被制止。部分健身器材已被拆除,可能会重新装修。”
成都迪士尼并不是唯一一个自发形成的“网红打卡地”与居民生活发生冲突的地方,上海宝山滨江公园等地也发生过类似冲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邓爱民教授表示,这种冲突的根源在于文化差异、空间使用权和生活品质要求的不协调。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居民可能会觉得自己的空间被游客侵入,特别是当打卡点周边的人流和噪音增多时,可能会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武汉大学城市安全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特聘教授尚崇胜表示,在这种情况下,街道社区可以派人员进行引导疏导;实行预约制和流量管控制;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套基础公共设施,扩大打卡点的游客承载能力。
除了扰乱大众的秩序,直播中的丑陋形象还可能对未成年人产生负面影响。炫富、低俗、语言攻击性的乱象也会侵蚀未成年人的心灵。这一话题正受到网友、媒体和平台的关注。近日,抖音发布《关于对抖音直播中不良直播PK内容进行严肃整改的公告》,严禁任何主播在直播过程中以任何形式诱导未成年人充值消费。有媒体指出,家长应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多提供正向引导和情绪宣泄渠道。针对低俗直播乱象,监管部门也应尽快采取相应措施,让孩子远离潜在污染源。
直播带货的背后推手是谁?
近年来,为了获得流量,短视频运营圈流传着一句话:“利用热点是每个短视频运营人员的必备技能,它可以让你用同样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流量。”甚至还有不少关于如何利用热点的经验帖或教学帖,除了详细介绍操作步骤外,还有注意事项,比如利用热点时要“快”,“按照这个原则拍,流量会迅速上升。”
“很多主播去热门场所直播,背后都有MCN机构做推广。”一家MCN机构负责人丁先生(化名)告诉记者,按照平台的算法规则,在热门场所的户外直播更容易被算法推荐,从而爆红同城甚至全网,这能大大节省直播的运营成本。毕竟普通直播如果想爆红,可能还要向平台缴纳推广费用。
在热门场所直播是否更赚钱?丁先生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他透露:“如果在热门场所直播,一场户外直播的酬劳至少几十、几百元,粉丝多的能拿到几千元,更别提郭有才这样的大主播了。”
对于直播的负面影响,丁先生认为,即便禁止在热门地段进行直播,也难以阻止MCN机构去寻找下一个热门地段进行直播,因为这样做并不违法,而且形成了一个可靠的变现渠道。“对于缺乏创新力的公司,他们肯定不会放弃。”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研究传播学的教授张晓强认为:“这种一个主播把一个地方炒红,其他主播纷纷效仿的行为,其实是各自媒体追逐流量牟利的行为。热点直播的流量相对稳定,时间、精力、金钱等成本比原创要低,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奇怪。”
在人群密集的地方直播,很容易引发各种问题,一旦周边居民投诉,原主播可能就没法在这个地点继续直播了。会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张教授说:“这个不完全一样,因为这些人群密集的地方,都是公共空间,大家都可以使用。每个主播只要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不侵犯他人利益,就有权利直播表达自己的看法。原主播不能垄断公共空间。”
他认为,第一,应加强对主播、平台方的政策培训,让他们知道直播带货不能违反相关城市管理规定;第二,相关部门应关注直播带货可能涉及的公共安全问题,警惕直播带货主线上线下联动活动的潜在危险,比如国外就曾发生过主播直播时送礼物,引发踩踏事件的惨剧;第三,直播带货引发的噪音扰民等问题,应与广场舞扰民的管理类似,都是利益平衡、权利冲突的问题,相关方应做好矛盾化解工作。
在全国多地禁止聚集性直播过程中,出现过主播拒绝配合执法、与城管发生冲突的情况。他提醒,相关部门在治理聚集性直播问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手段和方法,特别是执法手段本身的合法性,否则很容易引发网络舆情。”
北京中盾律师事务所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郑晓静认为,追赶潮流制作摆拍视频“抢镜”的目的,多半是为了借营销造势,获取关注度和流量。但追赶潮流需要合理合法,不能侵犯他人利益、违反公序良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德良表示,如果追赶潮流的具体方式和内容违法,就是违法行为。不管追赶潮流是否违法,都应该有一个底线,手段、方法和内容都要符合法律规定,不能超越道德标准、突破道德底线。
对于主播聚集引发的问题,记者采访了重庆知和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监事会主任张公典,他分析了乱象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人员等可及时对直播聚集引发的噪声污染进行劝阻、调解,若无效,可向环保、城管、公安等相关部门投诉。直播聚集引发的影响出行、市容市貌的问题,属于城管部门工作范围,可就地处理。部分主播在直播聚集过程中,出现绕行等不良行为,均违反了《网络主播行为规范》,公民可向国家网信办、平台、文化部门等相关监管部门举报。”
上游新闻记者金鑫、赵英姬、杨博报道称,网上部分照片由极目新闻、北京晚报、澎湃新闻、法制日报、中新社等媒体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