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内回复“兔兔”加微信获取全部课程内容?
公众号内回复“免费资源”获取各类无偿资源?
☀☀☀☀☀
第一题:简述关节松动术的四级手法及其临床应用。
【参考答案】
1.I级:治疗者在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的来回推动关节。
2.II级: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的来回推动关节,但不接触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和终末端。
3.III级: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的来回推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
4.IV级:治疗者在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小范围、节律性的来回推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
临床应用:I、II级用于治疗因疼痛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III级用于治疗关节疼痛伴有僵硬。IV级用于治疗关节周围组织粘连、挛缩而引起的活动受限。
第二题:压疮的预防方法?
【参考答案】
1、卧位时定时翻身:2h 翻身一次。
2、注意体位摆放;坐位时定时变换体位:患者坐位时,每 15~30min,双上肢无力通过肘分别抬离坐垫 20~60s;双上肢有力双肘或前臂支撑抬离。高位截瘫的患者可用电动倾斜装置。
3、重视宣教,经常检查皮肤,早发现,早处理,起时睡前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尤其大小便后
5、保持皮肤接触物清洁平整
6、给予维持足够的营养
7、使用辅助用具减轻皮肤的压力
8、一旦出现压疮积极治疗,防止扩大
第三题:简述影响平衡训练的因素。
【参考答案】
1.支撑面积:此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平衡,反之,则不利于平衡。
2.平衡条件:经过人体重心所作的垂线,必须落在支撑面之上才有可能保持平衡,否则将不利于平衡。平衡状态的优劣,可用重心与支撑面中心的连线同经过支撑面中心所作的垂线所形成的夹角的大小来判定,此夹角越小,平衡越佳,反之则越差。
3.稳定极限:稳定极限是指在不失衡的条件下,重心在支撑点上方摆动时所容许的最大角度,其大小取决于支撑面的大小,大、硬、平整时稳定极限大,小、软、不平时稳定极限小。
4.摆动的频率:摆动的频率越低,平衡越好,摆动的频率越高,则越易失去平衡。
5.与平衡有关的感觉作用:视觉、本体感觉、前庭感觉与平衡有重要关系。正常在睁眼时控制平衡以本体感觉和视觉为主,反应灵敏,而在闭目时则需依靠前庭感觉,但反应不如躯体感觉、视觉灵敏。
6.与平衡有关的运动控制系统:主要有牵张反射、不随意运动和随意运动 3 个系统。
7.机体应付姿势变化的对策:当姿势变化危机平衡时,机体应付的对策有一定的规律:踝对策、髋对策和迈步对策。
第四题:半侧视觉空间失认与偏盲如何鉴别?
【参考答案】
偏盲是视觉传导通路上神经受损所引起的一侧视野缺损。与半侧空间忽略的共同特征有两点:一是患者同样多发生于一侧脑部损伤后,二是均表现为不易发现某一侧的事物。但两者分别属于感觉障碍和知觉障碍。当一个不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偏盲患者被要求看其偏盲一侧的物体时,他会意识到自己的视野缺损而将头转向该侧去努力的看:而对于一个半侧间忽略患者,并不关心其患侧的事物,即使反复提醒,也不去注意该侧。
第五题:简述肱骨干骨折愈合期的康复治疗方案。
【参考答案】
1.目的:消除残存肿胀,软化和牵伸痉挛和粘连的纤维组织,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耐力等,恢复感觉和肢体协调能力。
2.方案:
(1)物理因子治疗:局部紫外线照射,可促进钙质沉积与镇痛;红外线,蜡疗可作为手法治疗前的辅助治疗,可促进血液循环软化纤维痕组织;音频电、超声波疗法可软化松解粘连;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松解粘连。
(2)运动疗法:主动运动、助力运动和被动运动,对组织挛缩、粘连严重者,可使用被动运动;关节松动术:对骨折愈合良好,坚硬的关节,可配合热疗进行手法松动;牵张训练:增加关节周围软组织弹性;逐步增加肌肉训练强度,引起肌肉的适度疲劳。早期可以使用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促进神经恢复和肌肉收缩,达到被动运动的效果。
(3)作业疗法:恢复 ADL 能力及工作能力。
第六题:手外伤的评定主要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
(1)皮肤和软组织:包括畸形、缺损、有无创伤、肿胀、感染与瘢痕等情况。
(2)关节活动度:肌肉和关节有无粘连挛缩、强直、活动度和协调性。
(3)肌力评定:徒手肌力评定、捏力(指尖捏、三指捏、侧捏)、握力(握力指数)。
(4)判断周围神经再生情况:周围神经叩击实验(Tinel 征)。
(5)感觉功能评定:判断有无神经损伤,有无感觉障碍。
(6)手的精细及协调性检查: 包括手的感觉、速度、感知及运动等素质。
(7)手综合功能评价通过拾物试验、Carroll 上肢功能定量测试,了解病人日常生活动能力。
(8)神经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测。
第七题:简述多发性硬化康复治疗要点。
【参考答案】
一、关节活动的维持:主被动训练、关节松动技术、持续牵拉。为了运动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的维持和防止畸形姿势的出现是早期康复治疗
二、肌力训练:抗阻训练、有氧训练
三、缓解痉挛:痉挛是 MS 的主要症状之一,主要以伸肌痉挛为主。
1.发病早期即采用运动疗法,维持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运动控制能力来改善痉挛;2.关节的被动活动、对痉挛肌进行持续牵拉,拍打振动痉挛肌的拮抗肌、3.水疗:水疗为化解痉挛的有效方法。4.支具或矫形器
四、震颤和共济失调的处理
1.抗重力姿势和刺激近端肌肉收缩的方法;
2.通过视觉反馈而促进活动的稳定性;
3.通过适当负荷加强本体感觉反馈而促进活动的稳定性;
4.PNF 中的逐渐减少范围的慢逆转技术和节律性稳定技术,可以增强稳定肌的力量。
五、感觉障碍的处理
1.浅感觉丧失的患者通过感觉刺激治疗:刷擦法
2.本体感觉丧失的患者通过感觉反馈治疗 :口头指示、视觉反馈
3.防止感觉障碍区域的皮肤压疮形成 。
六、膀胱功能障碍的处理(MS 患者多数存在膀胱充盈或排空障碍。)
1.药物治疗
2.间歇导尿
3.膀胱功能训练:行为管理,饮食管理,训练建立排尿条件反射,腰骶神经刺激和尿道括约肌协调训练
七、其他训练:改善构音障碍(治疗咽反射迟钝)和吞咽困难(唇、舌、软骨的运用),治疗认知障碍,情绪和情感障碍的心理治疗,社会职业康复
第八题:简述不同类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特点。
【参考答案】
1.软组织型颈椎病:表现为颈项强直、疼痛,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板,约半数患者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少数患者可出现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胀麻,咳嗽或打喷嚏时症状不加重。颈部活动时可闻关节响声。
2.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发僵,患肢沉重、疼痛、麻木、肌肉萎缩。疼痛和麻木沿着受累神经根的走行和支配区放射。颈部活动、咳嗽、喷嚏、用力及深呼吸等,可以造成症状的加重。
3.脊髓型颈椎病:下肢无力、抬步沉重,肢体麻木,部分患者出现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性功能减退。
4.椎动脉型颈椎病:发作性眩晕,有时伴随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下肢突然无力猝倒,意识清醒。偏头痛,偶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
5.交感型颈椎病:①如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②眼胀、干涩、视物不清。③耳鸣、听力下降、鼻塞、咽部异物感。④恶心、呕吐、腹胀。⑤心悸、胸闷。
⑥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
6.混合型颈椎病:以某一类型为主,其他类型不同程度地合并出现,病变范围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各异。
第九题:简述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1.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踝泵运动、腹式呼吸、气压循环治疗
2.防止关节脱位:卧位,伸直术侧下肢、髋外展 15°~30°,穿丁字鞋防关节外旋。坐位,不宣久坐,每次<30 分钟,床上坐位屈髋<45°,床旁坐屈髋<90°,同时避免屈膝、髋内收和内旋
3.转移活动:卧位时向术侧侧翻取床头柜上物品,半坐位时健侧取床头柜上物品。翻身,向患侧翻身。坐位,借助双上肢支撑坐起。下床时向术侧移向床边,上床时术侧先移上床。在床旁坐、站立时,术侧髋尽可能后伸,避免起立时屈髋>90°。
4.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拔出引流管后借助关节持续关节被动运动装置被动屈伸髋关节,屈髋角度控制在 90°以下。逐渐由被动向助力和主动运动过度,早期仰卧位足底沿床面进行屈髋、屈膝主动运动,屈髋<70°。髋关节伸直训练,俯卧位有利于伸髋训练。
第十题:简述腕管综合的临床表现和康复治疗要点。
【参考答案】
腕管综合征是腕管内压力增高导致正中神经受卡压引起。临床表现为正中神经支配区(拇指,示指,中指和环指桡侧半)感觉异常和/或麻木。夜间手指麻木很多时候是腕管综合征的首发症状。 患者可出现大鱼际最桡侧肌肉萎缩,拇指不灵活,与其他手指对捏的力量下降甚至不能完成对捏动作。
由于篇幅有限,内容放不全
需要更多医疗面试资料
欢迎添加兔兔学姐,咨询获得!
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兔兔最可爱不参与任何课程录制、视频制作。本系列资源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试用目的。服务器软件自动收集,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如果您喜欢该课程,请支持正版,购买正版,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收取费用仅用于网盘空间、服务器、整理收纳时间、服务等成本,非资源价值付费。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