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主播资讯

“跨界”主播讲述“树人”“育人”

来源:主播人才网,直播人才网 时间:2023-01-14 00:00:00 作者:主播人才网,直播人才网 浏览量:

青年思想研究部 许子威

穿过老北京最热闹的地界儿——前门大街,有一条南晓顺胡同,这里虽不如大栅栏热闹,却有另外一种书香气,报社的青年小店就坐落在这里。2023年开年,我的工作地点从熟悉的工位搬到了这里,工作内容也从一名“码字员”变成一名主播。

主持人准备、上场、开拍……坐到椅子上,面对的是四台摄像机、两台打光灯,以及十多位同事。从幕后到台前,成为一名主播,除了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克服心理障碍。

“我能行吗?”“我会不会紧张”“不会出现错误吧”无数个自我怀疑的想法出现在脑海中,不过,比起我的不自信,部门同事更加相信我。“你可以的”“整体看起来很好”“再自然一些就更好了”,这是部门主任许革和同事不断给我的“暖心”鼓励,听到这些话,仿佛有了经验值加成,心中更有底气了。

我的主持搭档是李华锡,我们一遍一遍地修改主持稿、对词,由于都是第一次参与直播,我们还是紧张、生硬且不知所措。

“你们不是念稿机器,而是有感情、有想法的主持人,你们面对的是观众”,这条来自编委曹林和总导演于冰的建议,让我如获至宝。

为了在直播当天不掉链子,我们在中青大厦一遍一遍地练习,了解直播内容、修改主持词、训练语音语调以及面部表情、增加互动。

直播当天,恰逢召开全国宣传部长会议。许革前一天就提醒我们重点关注当天的《新闻联播》,并及时把会议精神融入直播中。我们的直播晚上6点开始,在直播现场,许革紧盯《新闻联播》,以最快的速度帮助我们写出了一条口播稿。会议强调,要大力唱响强信心的社会主旋律,要着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这句话恰恰和我们本场直播的主题不谋而合。

如何“树人”“育人”?如何用青年的方式告诉他们该怎样“爱国”?当老一辈科学家精神遇上“大思政”直播,也变得“潮”了起来。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山海情》剧中农技专家“凌一农”的原型——党的二十大代表、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他为帮助群众脱贫,付出了一生的时间在田地、山上和沙漠中,还将菌草在扶贫方面取得的经验技术,贡献给其他发展中国家,为世界脱贫贡献中国力量。

搬着书本到田间地头种地的棉花博士张献龙,立志要建立我国自主高效的细胞再生体系。他说,“种棉花的农民是我一生的概括”;毅然选择留学归国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用9年时间“乘船跨海”往返于厦门大学两个校区之间为学生上课,他说,“本科生教育非常重要”;长五系列火箭总设计师李东在研发过程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研制过程中遇到困难的艰苦,他说,“每一次发射都有每一次的精彩和背后的故事”。

看到评论区不断有青年观众发出“点赞”“致敬”“涨知识”“超燃”的留言,自己也在被他们点燃。10万、50万、100万、150万……直播现场,我们实时关注直播数据,每增加一点,现场的同事都无比激动。微博话题阅读量1.2亿,抖音话题播放量3.5亿次,视频总计传播量超2407万,这是直播的数据,更是一份团队工作的“年度报告”。

我们的主持词中有一句话:爱国的方式有很多种,只要我们一直奋斗拼搏,就是最好的爱国体现。我想,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一点点突破,即便没有闪光灯,我们的工作依旧璀璨。

责任编辑: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版权所有 聚贤人力 皖ICP备20008326号-24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