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在背后议论同事
同是公司一家人,请问你能不能不在背后议论?
很多人嘴上承诺” OK ”,但一到同事背后,就把人家往死里黑。
我一个亲戚,整天总在嘲笑自己老婆的同事:
”那谁,一看就不太聪明,不知道领导怎么看上她的。”
”那谁,做起事来毛毛躁躁,如果不是为了赚钱,谁愿意跟她做同事。”
当事人知道,一定难过了三生三世。
但如果连亲人都这么评价你,请想象陌生人会怎么说。
同事之间确实存在竞争关系,但这并不等于要当面做朋友、背后做对手。
在公司,我们能争做的就是”最专业的人”。
”人太过分了,我才不喜欢””他品行不端,我们怎么会打招呼”这等负面评论,
带来的只会是更多的负面情绪,而非任何好处。
况且,我们真的能完全洞悉他人的人生吗?
每个人身上都有缺陷,恰好某些缺陷,比较明显。
之所以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是因为我们根本不关心。
职场竞争,也不需要战争状态。
冷嘲热讽,只会让我们越陷越深,脱离不了扭扭捏捏、斤斤计较的犹豫状态。
02 避免与人公开冲突
实话实说,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
因为每个人的利益诉求都不尽相同,今天你支持了她,可能明天就得得罪她。
所以明智的做法是,不与人公开冲突。
即使观点存在分歧,也应礼貌委婉、私下沟通、在无关痛痒的小事上暂时”认怂”。
这个道理,连孙子兵法都懂:”上兵伐谋”。
能不动武就不动武,”兵不祥之至”。
《西游记》里,沙僧出身猪八戒国,自小修行忍气吞声,所以才能成为四大天王的最佳助手。
相反,猪八戒性子急躁,喜欢跟人理论,最后呆在五行山被压了五百年。
太过执拗,往往会适得其反。
上有老下有小,明争暗斗无益于职场建设。
在工作上您我难免存在分歧,但请不要公开对峙,留有修复余地。
即使我们最终还是不欢而散,至少也要优雅地解决问题。
”优雅”存在于你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有时候,它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03 不与朋友过度透露隐私
生活在职场,不可不计。女林黛玉只知情种,恐怕是无法参透这红尘的历练的。
为什么要对朋友隐藏隐私呢?
这不光是为了防备朋友,更多是为了防备朋友身边的朋友。
有很多事,只能向信得过的人透露。
领导可能会听到、竞争对手也可能会来套你的话。
隐私外泄,于你无益。
做个简单的比喻,我们的隐私就像花朵,开放了便很难恢复最初的样子。
有个工友,曾与一位精神科医生聊起自己的情感隐私。
随着时间推移,情感隐私被对方无意中说漏了嘴,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猜测与波折。
从此,她意识到隐私应该适可而止,不能过度外放。
持保密,是给自己留有足够的自由空间。
手中若有把柄,我们才能削减被制衡的风险。
生活越是舒适,就越要谨慎。
日子过得太逍遥,反而容易被人算计。
04 不干涉他人的工作职责
人这一辈子,必须跟很多人打交道。
有的是同事,有的是领导,有的是合作伙伴 ...
人多了,发生矛盾就在所难免。
但多数矛盾都源于一个错误的本能”:干涉别人工作职责”。
有个职场笑话:
A:你来办公室做什么?
B:我在等打印文件呀。
A:可打印机是我负责的工作范围。
那些在普通话录音里阻挠考官的人、对办公软件指指点点的人,都很容易成为办公室小丑。
有人这样套路你,也许不是坏心眼。
他们只是控制欲太强,忍不住要指手画脚而已。
何必呢?
劳逸结合,各司其职,才能事半功倍。
只要别人的工作不影响你,你就不应该去干涉。
说到底,谁还不是自身难保?
有太多事值得我们操心,那就去操心该操心的事吧。
预祝大家身心愉快、工作顺利、前途无量!
写在最后:
竞争的本质,不是要压倒周围的一切人,而是要完善自身。
有的人善于比赛,有的人热衷竞争。
但在职场上,过于攻击性的人通常都难逃孤陋寡闻的魔咒。
所以,请用理性对待竞争,它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而非对抗他人。
希望本文提出的四条原则,能给大家工作生活带来启迪。
让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成为人上人!
声明:本文中信息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完全正确无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