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当中一定要有分工思维
来源:主播人才网,直播人才网
时间:2024-04-09 23:30:57
作者:主播人才网,直播人才网
浏览量:
这里的分工是指:每个人负责好自己应该负责的事情,将这个概念运用到工作中,也很好理解,即“我们不用为别人的工作负责”。而如果我们把它用到生活中就是:我不用为他人的困扰负责!
我们不必为他人的困扰负责,老板是不是生气,是不是对我不满,那是老板的困扰,我不应该为此负责,把老板的困扰加在自己身上,就是搞错了分工。
如果老板说我们的方案不周全时,如果我们心里这样对自己说:老板好像很生气,但这是他的事情,他的情绪都由他自己负责,而我所要负责的,就是把方案讲清楚,有了这样的分工思维,便能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该做的事情上,不为别人的困扰负责,可以让我们甩掉本不该我们承担的包袱,轻松做自己。
主语转换,在描述他人困扰的时候,永远让他人成为句子的主语。
比如把“老板生气都是因为我没讲清楚,表达能力不好”,转化为“老板很着急,因为他没办法接受一个不完美的方案”,在这个想法之下,你的发力点便非常清楚了,你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优化方案。适时使用主语转换的方法,你就能够从“自我否定”中解放出来,把精力聚焦在接下来应该做的事情上,重新找到目标感。比如给了对方建议,但这个建议导致对方失败,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我们的责任,而是将对方作为主语,将这件事转化为他认同了我的建议,他失败了。反复练习这样的思维方法,再遇到类似的被动局面时,就能准确地分清别人的困扰和自己的责任,明确自己该做的事,掌握主动权。
分工概念的A面是“不要把别人的困扰揽到自己身上”,这还不全面,分工的B面对我们也很有帮助,那就是“不要把自己的困扰推给别人”。抱怨是最无效的沟通方式,它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把双方的关系对立起来。
当我们的生活不顺的时候,我们总是情不自禁将自己的困扰推到别人身上,认为是别人的行为导致自己目前的现状,虽然一件不好的事发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如果不积极思考解决方案,而是一味的将自己的不顺推到别人身上,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抱怨。遇到问题时,我们可能会在第一时间为自己辩解,抱怨对方,认为自己的痛苦都是对方造成的,所以对方要为我们的痛苦负责,然而我们将自己的痛苦推到别人身上后并没有解决当下的困扰,反而破坏了和对方之间的关系。分工的方法提醒我们:在分清困扰的时候,可以尝试把句子中的主语都变成“我”:把“他没有陪伴我,所以我才这么委屈”换成“我需要更多的陪伴,所以我才这么委屈”。这样的思维一转变,才会用更合理的方式去要求对方更多的陪伴,或者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是把自己的困扰都推到别人身上,分清困扰的归属既给了对方更多在关系中的空间,也给了我们自己更好的情绪和心情。
分工就是做好课题分离,我们不用为他人的困扰负责,也不把自己的困扰推给他人,谁困扰,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