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因未履行使判决生效的法律义务而被法院揭发。 女主播吴某在直播讨论此事时不仅态度傲慢,还撒谎。 她声称法院与申请执行人串通针对她个人,并发表诽谤性文章。 公众号编辑拿了钱,只曝光了她。 广东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注意到该信息后,还发现该主播在申请强制执行后还发布了“炫富”视频,并发现其具备履行能力但仍拒绝履行。
近日,正当吴某得意地直播时,行刑法官和法警将吴某带回了正在直播的酒店法庭。 与此同时,法院官方账号对整个过程进行了现场直播。 据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统计,92万人在线观看了整个直播,不少网友点赞。 执行法官向吴宣读了《拘留决定书》,对吴实施司法拘留15天。
被曝是“老赖”后
女主播撒谎不断
9月21日,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官方账号发布一段曝光“失信人”的视频。 很快视频下的评论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 有网友指出,被处决的吴某疑似是一名主播。
工作人员立即将相关情况反馈给执行法官,并密切关注吴某的动态。 工作人员在浏览吴某视频时发现,她在被申请执行后还发布过“炫富”视频。
当晚,吴某得知自己被曝光后,在自己的账号上发表声明称,“我只是有合同纠纷,不欠钱。”
执行法官发现吴某已经知道自己被曝光,正在等待她赶紧联系法院履行付款义务。 第二天一早,吴某并没有主动联系法院,而是开始直播讲述这起事件。
直播中,吴某态度嚣张,谎话连篇。 她声称法院曝光是与申请执行人串通针对她个人,并诬陷工作人员收钱只曝光她的账户。 事实上,曝光失信被执行人是法院一直在做的事情,过去的视频也可以在法院的公众号上看到。
直播中,吴某声称自己刚进入职场不懂法律,只涉及合同纠纷,并非拖欠债务。 她提到的合同纠纷发生在2022年11月,中山市一家传媒公司起诉吴女士,要求她支付50万元违约金。
法院查明,2021年,吴某与该传媒公司签订了线下主播合同协议,协议期限为3年。 内容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
根据该媒体公司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和吴某的庭审陈述可以看出,在合同期内,该公司投入了宣传费用,并为她购买了直播设备。 但从2022年6月开始,吴某以不露脸的方式被动地通过直播履行合同。 2、自2022年7月起,未经公司同意使用其他账号进行直播表演已违反合同约定,构成违约,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协议约定,吴某需向公司赔偿违约金50万元。 由于双方约定的违约金过高,吴某请求法院降低违约金标准。 法院经综合考虑,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判决吴某向传媒公司支付违约金9.5万元。
吴声称,她的案子已经二审,法院在没有通知她开庭的情况下就处决了她。 她根本不同意法院的判决。 但事实上,吴某合同纠纷案一审开庭时,她曾亲自到庭参加诉讼。 2023年1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双方均未上诉,判决于2月22日生效。
法院直播拘留女主播全过程
深受网友喜欢
见吴某态度恶劣,结合吴某发布的视频内容以及申请执行人提供的财产线索,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认定吴某具备履行能力,但仍拒绝执行。
当吴女士直播时,法院已经部署了对她采取强制措施的预案。 9月22日下午3点左右,执行法官和法警将吴某带回其直播所在酒店的法庭。 为达到“罚一、普法”的效果,法院公众号全程直播,向广大网友展示法院的执行能力和行动能力,同时普及执行相关法律知识。 当日17时45分左右,执行法官向吴某宣读了《拘留决定书》,对吴某司法拘留15天。
法院提醒,法院始终秉持诚实信用、文明执行的理念,平衡各方利益,审结此案。 但如果有人藐视法律、践踏司法权威、拒不履行、抗拒执行,法院也会雷霆出击,毫不留情。 通过这个反面例子,广大被执行人应该尊重有效判断,积极履行义务。 司法权威不得受到挑战。 同时,互联网并不是法律之外的地方。 尊重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是一句空话。
据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介绍,92万人在线观看了整个直播,网友纷纷为法庭“点赞”。
消息
消息
﹀
﹀
﹀
法院能否揭露“失信被执行人”?
答案是肯定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开的若干规定》,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开有两种方式。
第一类: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记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通过名单数据库统一向社会公布。
第二类:各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方式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可以举行新闻发布会会议或其他方式向法院发出报告。 并定期向社会公布辖区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实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