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主播走红的背后,还有更多勉强生存的主播。 顶级主播的高额佣金也让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主播机构与企业如何实现双赢? 笔者对主播行业的现状进行了梳理,针对现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分享给大家。
27岁的李佳琪从月薪3000元的美容导购变成了年收入1000万元的网红主播。 他只用了近三年的时间。 大多数人只看到了这些数字的变化,羡慕那些光涂口红就能赚百万的主播。 然而,其背后真正的辛酸或许只有主播们自己才知道。
李佳琪说:“做直播不光是说化妆、涂口红,每天都要跟粉丝说话、唱歌,连续七八个小时,最后声音都沙哑了。女孩们懂化妆的都知道,平时都会试口红,涂了两三支口红,嘴就会疼,两个小时的直播,最多就是在嘴上试了380多支口红。最后,我的嘴不再是我的嘴了。”
据自媒体价值数据检测平台Crowley统计,截至2018年12月,MCN机构数量已超过5000家,90%以上的头部明星已被MCN公司收购,或自行创办MCN。
2019年上半年,我国七大直播平台(映客、花椒、一播、美拍、陌陌、A平台、酷狗)有效主播(收入大于0元)数量达144万,其中6家除酷狗平台外,2019年上半年累计总收入为56.322亿,同比增加约9.29亿。
华丽数据背后的事实是,63%甚至更多的收入都是顶级主播赚来的。 剩下的主播为了生存,还在直播间里迷茫。 这是转变吗? 还是放弃?
前几天刚刚和一些MCN机构聊天。 我很震惊,竟然有这么多主播为了生存而直播。 我还了解到他们对主播极其不负责任。 本文接上一篇《直播2小时带货1亿》,电商直播已“出圈”,我们来谈谈直播主播行业的现状。
头部网红:数钱会手抽筋
李佳琪,一个用口红撬你钱包的男人。 “天哪,我欠花呗一万八千。” 成为精致女孩们对李佳琦业务能力的最好评价。 他5分钟就卖掉了15000支口红,目前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千万。
去年双十一前,有一位名叫三大哥的快手主播,单日销量达1.6亿。 他被称为快手的“李佳琦”。
除了李佳琦之外,不得不说的就是薇娅了。 2017年,薇娅以7000万的数字直接打破了张大奕创造的2000万直播销售神话。 2018年双11,薇娅在11日午夜过后推出了两款产品。 一小时内,其直播间销售额达到2.67亿元,全天直播销售额突破3亿元;
今年双十一即将到来,薇娅招商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商户排队付款却仍抢不到位置。 据了解,薇娅双十一当天的直播服务费为20万+,佣金高达40%。
不难看出,头上扛货的主播数钱时手都抽筋,商家送货到脚发麻。
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张照片。 一款维生素E乳液帮助客户通过直播渠道实现销售额1000万+,渠道佣金高达500万+。 足以说明,以网红为首的组织,确实是在数钱。 数完我的手抽筋了,商家发货一直到我睡不着觉。 两个人都很开心!
直播是淘宝探索零售的新模式。 孵化锚逐渐看到效果。 也把薇娅和李佳琪推上了镁光灯照耀的舞台,堪比一些明星,但更接地气。
顶级主播数着钱,直到手抽筋。 他们也是带货的直播主。 他们每天还要直播十几个小时,早出晚归。 然而,他们的处境仍然是生存问题。
不知名网红:转型还是放弃
任何行业都遵守“28原则”,直播圈也是如此。 无论是早期依靠打赏、礼物为主播,还是如今的电商直播,只有不到20%的主播赚得了直播行业80%的收入,有的主播拥有别墅、豪车,但一些主播仍然要挤在狭小的直播间里才能生存。
机构内主播的待遇也参差不齐。 同一机构的主播参加线下电商活动时,有的主播直播时长(1-2小时)动辄上万,并由专车接送。 然而,有的主播每小时只赚3000-4000元,这还不包括路费。
直播最底层的人其实赚不了多少钱,入不敷出也很困难。 但一旦达到顶峰,赚钱就难以想象了。 在直播行业,中层的人打拼成为高层主播、成为网红是有可能的,但能从底层走上顶层的却是凤毛麟角。
我记得前段时间有一个小姐姐来找我问:“成为像伊廖团团这样的网红要花多少钱?” 这个问题真是难倒了我。
我看了一下“一一小团团”的抖音粉丝,有2980.9W粉丝,快手账号有178W粉丝。 如果我们简单粗暴地量化,用抖音非常规渠道来计算每个活跃粉丝0.5至1元,则达到“油条小团团”至少需要1490.45万抖音粉丝。
当然,这是一个简单粗暴的比喻,是为了让大家直观地看到,成为一个领先的组织需要大量的投入,而这个成本不是一个业余爱好者能够独自承受的。
圆仍然符合金字塔原理。 大多数主播都是匿名的。 有些主播很幸运能够走红。 更多游戏主播面临着巨大的选择。 随着熊猫直播的破产,有实力、有粉丝的主播依然可以切换平台。 更多 他们正在考虑转型或干脆放弃。
日前,朋友工作的游戏直播机构宣告破产,平台上的游戏主播纷纷被解雇。 这一定是真实的主播世界。
双十一临近,这几天忙着联系各个机构和主播。 各大主播几乎国庆一回来就开始招商了。 商户们排着长队抢占席位。 短短几天时间,名额就几乎满了。 即便是腰部以上的主播,双十一期间也没有机会。
而腰高及以下的主播只能被迫做纯粹的佣金带货,但商家不会付钱,因为他们没有实力带货。
同样的动作,打开补光灯,调整手机拍摄角度,整理妆容和服装,从3、2、1开始! 同时,在同一个组织中,主播的能力也有很大差异。 薇娅一天不直播,工厂就要停工15天。 小主播一天不直播,这个月就没饭吃了。
面对职业压力,57.7%和6.7%的主播害怕行业竞争和失业,所以不得不提高自己,报名参加培训课程什么的。 还要好好保存“面子”,多花六七千,设备多投入几千,每个月多买几千件衣服……一系列的投资让大部分主播的收入不够花销,他们成为“月光族”。
因此,默默无闻的网红需要认真思考是转型还是放弃。 现在转型还不算太晚。
主播要机会,商家赌赢奖品
目前直播带货行业的生态是这样的,品牌商家争夺明星主播、顶级主播争夺品牌商家、头部商家争夺顶级主播、腰部主播争夺腰部以上的好产品……循环止于腰部,那么来自底层的预期就是主播没有机会,商家不得不冒险。
行业顶级主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排名靠前的主播占据了平台的主要流量和投放能力。 但优质主播数量稀缺,维护运营成本较高。
然而,作为制造商或经销商,渠道的不均衡和高昂的费用让他们试图冒着赔钱的风险。 最后,他们鼓起勇气承认损失,找到了销售渠道。 最后,他们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个幸运的人。
以上是某“机构”给商家的报价。 抖音直播是纯佣金,占销售额的65%,销量没有保障。 虽然这个比例不是最高的,但也远远高于我接触过的行业平均水平。 这无疑是对商家利润的挤压。
虽然直播电商有很多赌博的成分,但商家也是要活的,他们也想赌博,因为他们希望下一个幸运儿是自己。
那么主播机构和商家如何才能实现双赢呢?
1、重点支撑腰部锚点
未来,直播平台将更多地依靠自身的主播生态来培养优质主播。 比如快手。 所有粉丝过百万的快手主播均签约快手平台。 主播不得与其他机构合作。 其他平台最终可能也会拥有这样的生态系统。 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平台和机构都要重点扶持腰部主播。
这一策略解决了组织完全依赖个人的痛点。 比如千寻、美芝、薇娅、李佳琪可以和组织里的所有主播抗衡,但是完全把生死放在一个人身上的感觉谁都不会舒服,不然papi酱也不会花精力和财力在他旗下孵化出这么多的网红。
支持腰部锚定,使组织生态从金字塔形变为枣核形。 “腰圆,腹肥,两端尖。” 虽然头还是一两个,但是腰部的肥肉已经足以支撑组织的良性发展了。
这就需要机构除了金钱之外还要有前瞻性,将部分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培养主播实力上,使其占到收入的65%以上。
2、商家提升自身产品力
另一方面,对于商家来说,好的产品是吸引用户的前提。 此外,商家的供货能力、配送和售后服务也需要不断提升。 大多数商家都嫉妒其他公司产品的受欢迎,但他们从来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你的产品没有被选中。
对于主播来说,可以参考的是店铺的综合评分、基本月销量、用户评价,再加上邮寄的样品作为综合评价和参考。
对于新店铺,尤其是所有产品销售额为0的商家来说,前期第一步就是要建立用户对你的店铺和产品的信任,然后寻找能够强力带货的渠道。
其次,供应链必须强大。 主播带货其实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一旦主播卖出了某种产品,那么当店铺销量增加时,库存、物流、售后等一系列问题就会随之而来。 ,哪个环节做得不好就会对用户的复购产生影响,也会对网红的个人形象造成很大的影响。
一款无人知晓的好产品,一旦找到了正确的渠道,想要让它大受欢迎,就需要时间和机遇。 长尾效应会让生意越做越大; 众所周知的烂产品是一次性的,这次却欺骗了主播和粉丝。 ,它切断了其他人的经济机会,也毁掉了产品在行业中的声誉和诚信。 此类业务将被列入商圈黑名单。
3、转型主播,提升自销能力
从接受打赏到向粉丝推荐产品,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技能。 说白了,以前是作秀,现在是推销。 无论是哪一种,都必须拥有过硬的技能。
从技术输出到销售导向输出,这种差距是所有转型主播必须努力改变的。
而对于主播本身来说,除了要提升自己的形象、才艺和技能之外,还需要提高自己的销售技巧,以及如何向粉丝介绍好的产品。 本质上是主播就是销售的概念,所以销售转型为电商直播,在销售方面可能比主播转型为卖货对商家更有帮助。
过去一个好的销售员只服务一家公司,现在一个好的销售员服务多个商家。 只不过这个销售人员在直播电商中被称为主播或者网红。
总之,回归商业本质,我们还是做零售,主播充当另一种形式的销售。 目前市场个体主播供需极度失衡,信息不对称,真假难辨,机遇与风险并存。
最后,欢迎正在转型或准备转型的网红机构相互交流。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