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情,你是否也曾感受到身体逐渐显现的老态?更令人不安的是,当某一天,经济的支柱突然崩塌,那种失去稳定收入的恐慌,像无形的风暴,让人措手不及。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新媒体世界,我们总以为大公司的庇护如同钢铁巨轮,风雨无阻。然而,即使船再坚固,也无法抵挡海洋的狂澜,裁员的风暴来临时,无人能幸免。
猎头的言语间,透露出职场的严峻,被裁并不等同于能力不足,却如同烙印般的瑕疵,让人有种莫名的委屈。业务线的消逝,往往伴随着公司战略的调整,以往,大厂会将人才转移到其他部门,如今,经济寒冬中,每个成本都需要精打细算,那些不再盈利的业务线,连同其员工,都成了被削减的对象。
有人提议,带着大厂的光环转投小公司,或许能走上管理岗位。但这并非易事,大厂的P6+,年薪虽高,却多是执行角色,缺乏管理经验的人,要承担业绩与团队,何其艰难。职位与薪资,是互联网特有的逻辑,并非传统观念中的管理层级决定一切。
38岁,新媒体行业中的一道分水岭,仿佛过了这个节点,没有达到特定成就就被标记为“失败”。年薪百万、体制内科级、房产汽车,这些无形的压力,如同枷锁,束缚着每一个追梦人的心。
我们都在这些看似公正的标准下挣扎,未达标的焦虑如同潮水般涌来。然而,是谁设定了这些规则,它们真的公平吗?同样的职级,不同的人生选择,有的人选择在一线城市奋力拼搏,有的人则在小城享受宁静,虽然薪资差距明显,但他们各自拥有的,却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晋升之路充满了未知,运气、政策,甚至偶然,都是它的组成部分。攀登者和下山者,各有各的旅程,谁又能说,到达山顶的就一定优于选择离开的呢?每个人都会走下山,早一步,晚一步,谁又比谁更胜一筹?尊重每一段经历,尊重每一种选择,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职场环境。一个敬重年龄,关爱求职者和劳动者的世界,才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期许。